10博十博中文网站:设计是一个过程是一种生活
昨天下午,北欧设计创意周(NDIW)正式在上海的8号桥二期开幕。在接下来的10天里,由丹麦、芬兰、挪威和瑞典四国驻沪总领事馆联合推出的15个研讨会、工作坊和展览将轮番在此地登场。
有趣的是,和通常我们认识的设计只专注作品不同,此次活动内容涵盖生活的多个面向,从产品设计到时尚设计,从服务系统设计到食物创新,从清洁设计到儿童创意设计工作坊,形式颇为多样。而无论是哪个活动方向,组织方都试图表现出这样一个理念:设计是一个过程,而不只是一件产品。
在展览现场,一辆亮黄色的自行车被悬挂在半空。这辆自行车是由丹麦和同济的学生共同设计完成的,而这并非是重新设计生产,而是收集了校园中废弃的自行车进行加工而成。来自丹麦科尔丁设计学院的负责人介绍说:“这样的设计系统本身就很有趣,首先它可以避免浪费,其次,这是每个人都可以参加的设计活动,每一个人都可以拥有一辆独一无二的自行车。”
同时,设计从周边随处可见的生活出发也成为这个过程的开端。而可以随着饮料一同降解的用琼脂海藻做成的饮料包装憨态可掬,而它的设计并非是从形态设计出发的。这个被命名为“这也该消失”的包装系列是瑞典贝克曼斯设计学院学生的作品,而它的出发点就是:当牛奶被喝掉之后,包装盒需要几年才能降解合理吗?同样,从身边生活出发的设计还有一个孩子和母亲之间的独特通信系统“妈妈在哪儿”,以及由挪威奥斯陆建筑与设计学院的学生设计的船舱中的橱柜。
此次北欧设计创意周,不仅带来最新的产品设计,还有一些和生活息息相关的设计。其中,穿衣吃饭成为重头戏。在开幕当天,不仅有北欧大厨奉上创意料理,在展览现场还有一件衣服与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小说《生死疲劳》有关——这件服饰用传统服饰和布料碎片结合而成,试图展现一种别样的轮回,灵感则来自于小说中西门闹的转世和其中中国农村生活场景。在中欧学生作品的互通有无之外,这件作品在某种程度上也展示了北欧设计和中国元素的碰撞。
接下来几天的活动还包括一个北欧烹饪大师班,由明星厨师塔里克·泰勒(Tareq Taylor)主持,他在英国广播电视台(BBC)有自己的北欧烹饪节目;一个北欧可持续时尚研讨会,探索北欧时尚业如何从单纯的生产者转变成与北欧福利国家模式有着紧密联系的创意中心。活动周还安排了一场儿童创新设计工作坊,并将展映北欧设计影像资料。